糖尿病必要檢查你做到了嗎?

發佈日期:114/09/23

糖尿病雖然是血糖高的一個疾病,但它的影響卻是全身性的!所以糖尿病人除了每次回診要檢測血糖外,還要定期檢測其他項目來監測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。依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發佈的臨床照顧指引,糖尿病人必要檢查的項目以及檢測的頻率如下:

  1. 靜脈血漿血糖及糖化血色素:每次回診時都應檢測血糖,糖化血色素(A1c)則應每三個月檢驗一次。
  2. 血脂肪:包含總膽固醇、低密度及高密度膽固醇、以及三酸甘油酯,應每年檢驗一次,如有異常或是有在使用降血脂藥物者,視狀況可每三至六個月針對異常或必要項目再檢驗一次。
  3. 腎功能:包含血液肌酸酐、腎絲球過濾率(eGFR)、尿液常規、及白蛋白尿(UACR)等,應每年檢測一次,如有異常者,視狀況可每三至六個月再檢驗一次。
  4. 眼睛:包含視力及眼底檢查,應每年檢測一次。如有異常,視狀況可增加追蹤的次數,或轉至眼科做專科的追蹤與治療。
  5. 足部:包含脈搏及踝臂動脈收縮壓比值,應每年檢測一次。
  6. 口腔檢查:應每年請牙科醫師檢查評估一次。
  7. 癌症篩檢:配合國建署癌篩政策。
  8. 糖尿病人自我管理:除了上述的項目外,糖尿病人也應對體重、血壓、指端血糖、及足部做經常性的自我檢查並加以記錄,於門診時可將記錄提出給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做討論。

藉由上述的檢查,糖尿病人能更清楚自身的狀況,同時也能針對糖尿病各項指標未達標的項目做加強,進而減少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