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糖尿病衛教

發佈日期:114/09/23

妊娠糖尿病(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, GDM)是指懷孕期間第一次被發現有血糖過高的情況。由於懷孕時胎盤會分泌多種賀爾蒙,使得胰島素作用下降,部分孕婦因此出現血糖控制異常。根據台灣2022年國民健康署的數據,篩檢異常率約為 18%,實際的盛行率約為 17.2%,大約是每6位孕婦就有1位患有妊娠糖尿病

為什麼要重視妊娠糖尿病珄

血糖過高可能導致胎兒過大、早產、剖腹產機率上升,甚至增加胎兒呼吸窘迫、低血糖的風險。對母親而言,也會提高妊娠高血壓、子癲前症的風險,日後更有較高機率發展為第二型糖尿病。因此,及早檢測與控制十分重要。

該怎麼篩檢珄

根據指引建議,所有孕婦應在懷孕 24–28 週接受 75 公克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(OGTT)。若有高風險族群(如肥胖、家族糖尿病史、曾生產巨嬰等),醫師可能會建議在懷孕初期就先進行檢測。

如何控制血糖珄

大部分孕婦透過「飲食控制與運動」即可將血糖維持在理想範圍。飲食上建議:

  • 採少量多餐,如每日三正餐搭配2 - 3次點心,以避免單次攝取過多醣類導致餐後血糖偏高。
  • 減少精緻糖分及高GI食物,多選擇全穀類、蔬菜及足量蛋白質。
  • 配合醫師或營養師指導,計算醣類攝取量。
  • 適度運動,如飯後散步 20–30 分鐘,也有助於降低血糖。若血糖仍控制不佳,醫師會依需要安排胰島素治療,目前口服降血糖藥物在孕期大多不建議使用。

產後注意事項

妊娠糖尿病通常在生產後血糖會恢復正常,但仍建議於產後 6–12 週再次接受 OGTT,以確認血糖是否已回復。此後也要定期追蹤,並保持健康生活型態,以降低日後糖尿病發生風險。

結語

妊娠糖尿病並不可怕,只要配合篩檢、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,大多數孕婦都能安全度過孕程,迎接健康的寶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