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會以下列三項指標來評估是否體重過重或肥胖:
(一)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BMI)
<計算公式>身體質量指數BMI = 體重(公斤) ÷ 身高2(公尺)
我國衛生福利部定義
	
		
			| 身體質量指數BMI |   | 
		
			| BMI < 18.5 | 過輕 | 
		
			| 18.5 ≦ BMI < 24 | 正常 | 
		
			| 24 ≦ BMI < 27 | 過重 | 
		
			| 27 ≦ BMI < 30 | 輕度肥胖 | 
		
			| 30 ≦ BMI <35 | 中度肥胖 | 
		
			| BMI ≧ 35 | 重度肥胖 | 
	
**若BMI為24以上則屬於過重,需執行體重控制;而BMI大於27者,則需要積極控制體重。
 
(二)體脂肪率 
  人體的脂肪有儲藏及提供能量、保護臟器、保暖、構成荷爾蒙等等的功能,因此脂肪有存在的必要性,但當體脂肪儲存過量時,則就造成肥胖。因此除了體重,體脂肪更是判定肥胖的重要指標。
  
  「體脂肪率」為「體脂肪重量」佔「體重」的百分比,男性體脂肪率正常值約為15~25%,女生約為20~30%,即使體重(BMI)正常,體脂肪若超過標準也是肥胖。
 
	
		
			| 體脂肪率 | 正常值 | 
		
			| 男性 | 15-25% | 
		
			| 女性 | 20-30% | 
	
 
(三)腰圍
  許多肥胖的人都頂著一個大大的啤酒肚,我國衛生福利部定義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、女性超過80公分者,為腰圍過大,意指腹部脂肪過多,又稱為中央型肥胖,因其脂肪囤積於內臟附近,對於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壓等的風險也相對較高,所以除了體重、體脂肪,還要注意腰圍是否過大。
 
如民眾有以上指標超過標準情形,建議也可至代謝及體重管理中心做專業諮詢。